欢迎访问广东工业大学数据挖掘与信息检索实验室!
“新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学术报告会
2019-05-15 22:05 DMIR 



5月14日下午,由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国工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会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和广东省(广州)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DMIR实验室承办的 “新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 学术报告会在广东工业大学工学一号馆216举行。报告会有幸邀请到郝志峰教授、杨晓伟教授、刘滨教授等多位知名学者到场作报告,并就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问题与现场师生展开了热烈的交流探讨。本次会议由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蔡瑞初教授主持,DMIR实验室全体成员及计算机学院的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与会师生认真听取报告


首先出席报告的是郝志峰教授。郝教授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华工、广工),并兼任教育部高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组委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广州市科协常委、广州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理事长等。郝教授为现场师生带来题为《避免“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新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的学术报告。报告指出了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误区,并从数学角度看机器建模的若干思路、代数角度看机器建模的等价分类、范畴论对机器建模的形式化解释三个方面进行讲述,充分阐明了未来机器自动建模的目标是与其临渊羡鱼(鱼:他人的杰出算法)、不如退而结网(网:机器自动建模),给予与会者深刻的启发。

郝志峰教授作报告


紧接着,刘滨教授出席作《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蛋白质远同源性检测》报告。刘滨教授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任教,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针对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精准识别难题,提出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生物序列分析算法,发表SCI论文60余篇,并具有较高的引用次数。刘教授在报告中向大家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与思想在蛋白质远同源检测问题中的应用,并阐述了自己多年来在此研究领域中的积累与成果,向在场师生展示了交叉学科的美妙灵感碰撞。

刘滨教授作报告


最后,由杨晓伟教授向师生们作《张量分解在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报告。杨晓伟教授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91年、1996年和2000年在吉林大学数学系、数学所和工程力学系获得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学士、计算力学专业硕士和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的研究,在国内外主流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2500余次。杨教授首先从支持张量机出发,探讨了张量核函数的设计和特征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并基于张量分解提出了缺失数据补全和图像去噪算法。最后,杨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迁移学习方面的工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杨晓伟教授作报告


下午六点,本次报告会在报告者和与会师生们的踊跃交流中完满结束。通过本次报告会,同学们丰富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论,对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未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有了更良好的指导和前进方向。

现场师生踊跃提问


DMIR实验室师生与出席报告的学者们合影留念

关闭窗口